|
|
|
衣物干洗
一、干洗的目的 在保证被洗衣物不变缩、不走样及其颜色不改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去除污垢。 二、干洗操作的步骤 干洗的整个过程与水洗的十分相似。水洗是以水作为洗涤媒介配以洗涤剂达到对被污衣物去垢的目的,再经适当的过水过程,然后是脱水和烘干;干洗是以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作为去污的主体物质和洗涤媒介配以适当的水和洗涤剂达到去垢目的,然后是脱液和烘干。水洗与干洗的区别在于洗涤的形式和媒介的不同,但模式大致一样。在讨论干洗步骤之前,对国际上通行的有关衣物的干洗标志作一简介。涉外洗衣店的洗衣店常会遇到一些境外旅客的衣物,国外许多厂家均在其生产的衣物上附有提示性的洗涤标志,这些标志可以供干洗操作人员在判断辨别衣物时作参考。 A :衣物适合于所有干洗溶剂洗涤; P :衣物适合于四氯乙烯、三氯氟甲烷、轻质汽油及三氯氟乙烷这 4 类干洗溶剂中洗涤,对于洗涤 过程无特殊要求 P :衣物适合于四氯乙烯、三氯氟甲烷、轻质汽油及三氯氟乙烷这 4 类干洗溶剂中洗涤,对于干洗过程有一定要求:严格限制加水,注意烘干温度,轻缓的干洗冲击力; F :衣物仅能使用轻质汽油和三氯三氟乙烷洗涤,对洗涤过程无特殊要求; F :衣物仅能使用轻质汽油和三氯三氟乙烷洗涤,对于干洗过程有一定要求:严格限制用水,轻缓的干洗冲击力,注意烘干温度; X :衣物不能干洗。 干洗的操作步骤: 当干洗操作者接到一批客衣干洗时,都会遵守下列的操作步骤以确保安全生产: 检查→分类→预去污处理→清洗→检查 下面分别作讨论。 1、检查 干洗操作者对衣物进行洗前检查,是为了确保安全洗涤和达到良好的洗涤效果。从干洗的角度对衣物检查,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衣物是否有破损、褪色和染色现象,若有,应向客人说明,并作记录签字认可; 2)衣物内是否有污染性物质,例如,唇膏、钢笔、圆珠笔、染色物品等,这些东西在干洗过程中会污染同批洗涤的衣物; 3)衣物上的饰物是否会影响洗涤或伤害衣物,例如,胸花、金属纽扣、金属类饰物或其它尖锐性的东西等,这类东西最好在洗前全部拆下,洗后再缝上。对于形状规则的饰物可以用铝箔密封包着洗涤; 4)容易出问题的衣物,主要是指衣物或衣物上某些物质在干洗中极易发生问题而造成这些物质的损伤或其它衣物受到影响。一般有以下几类: a)用聚乙丙烯制造的纽扣 用聚乙丙烯制造的纽扣溶于四氯乙烯。其特征是纽扣表面没有鲜艳的光泽,易形成花痕。若拿不定主意,可在纽扣表面用四氯乙烯滴试,若有溶化现象发生,则在干洗前应将纽扣全部拆下,洗后再缝上。 b)衣物上的仿皮物质 仿皮物质大部分是人造皮革品,这类东西经四氯乙烯洗后烘干会变得僵硬和收缩。若发现有此类物质的衣物应首先向客人说明,征得同意后再洗涤。 c)衣物上的油漆类饰物及油漆印刷图案 这类衣物上的含油漆的物质或图案经过四氯乙烯处理会受到严重损害,应向客人说明。 d)衣物上带有金属片、珠子饰物。 带有金属片或珠子饰物的衣物,若在干洗机中处理,即使放在网袋中洗涤,也存在这类饰物被弄掉的可能性,更有些表面有镀层的聚乙丙烯珠子会溶于四氯乙烯中。因此,在检查时应以四氯乙烯滴试。这类衣物如确要干洗,有条件的话,可作手工操作洗涤,但必须非常小心。 e)绒类织物 有些绒类织物经不起在四氯乙烯溶剂里受到机械作用力,会部分磨损。在干洗前,应用干净的白布沾上四氯乙烯在衣物的不显眼处略作楷拭试验,若有问题,应向客人说明。
|
|
| |